公元2015年底,我国对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刘贺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至次年3月,随着许多新文物的重见天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这段历史的浓厚兴趣(2017年,以灵活为特点的天津历史高考题还出了一道与之相关的材料题),墓中出土的《礼记》、《论语》等书籍,以及孔子画像,使得许多人轻易地对《汉书》等史书的记载产生了怀疑。那么,这种怀疑是否合理呢?这个充满争议的“海昏侯刘贺”究竟是谁呢?他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这一切还要从千古一帝的汉武帝说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公元前87年,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古代帝王汉武帝刘彻驾崩。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北击匈奴,封狼居胥;西通西域,凿空之旅;沟通大西南;收服南越、东瓯等南方小国;并且通过推恩令,基本上解决了国内的诸侯王问题。如果说秦始皇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开始,那么真真正正这种认同感,便是从汉武帝开始的。要知道,秦始皇时期,楚地人、齐地人仍然不会自认为自己是秦人,但基本到汉武帝时期,人们虽然仍有传统地域上的差别,但在认知上,已经承认汉朝子民的身份。所以谈及古代优秀帝王,以“秦皇汉武”为先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其统治期间,尤其是晚年,也犯下了很多错误:他迷信成仙,重用方士;而常年的对外征战,加之其好大喜功,更是导致了国库空虚,汉初“文景之治”积累下来的财富挥霍一空,造成了“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严重社会后果。随后又有频繁的自然灾祸,从而民变四起。于是,当这种扩张政策已经到达了顶峰之时,汉武帝本寄希望于相对忠厚的太子刘据继承皇位以后,一改他之前的政策,与民休息。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他与太子之间产生了间隙,最终酿成了“巫蛊之祸”。最终,太子被杀,他只好将继承人选择为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但此时刘弗陵年幼,他便选择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人辅政。
汉武帝的影视剧形象
刘弗陵在位期间,政策进行了调整,在经济上,通过组织召开“盐铁会议”,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经济政策进行了评价与反思,并进行了改革;政治上,也注意宽仁;军事上,与匈奴关系缓和,使得危机四伏的汉武帝万起政治环境得到缓和。但这位冲龄践祚的帝王寿数不长,年仅21岁就去世了,其死后的谥号为“昭”帝,就说明了后世评价之高。
昭帝刘弗陵并无子嗣,他生前也没有指定继承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嗣位。公元前74年旧历六月,刘贺受皇帝玺绶,袭尊号,不到一个月后,迎立他的霍光与朝廷众大臣请得上官皇太后(也是霍光的外孙女)诏书,罗列其罪状,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等“凡千一百二十七事”。于是,霍光以上官皇太后的名义废其帝位。后来,刘贺又受到几番贬谪,最终成为“海昏侯”,也就是文章一开始提及的重大考古发现的墓主人。
综上所述,刘贺在历史上有三个身份:“昌邑王”、“汉废帝”、“海昏侯”。昌邑国位于今天的山东境内,当时经济发达,那么这个刘贺为何能获得这么好的封地呢?这要从其祖母李夫人说起,李夫人深受汉武帝喜爱,她凭借着其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国倾城这词的由来)”的歌词见到了汉武帝,之后有凭着临终前不见汉武帝的一番话:“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打动了汉武帝,在汉武帝心中留下了独特的地位,死后得以极高的礼仪下葬,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其兄李广利叛汉,她与汉武帝所生的孩子昌邑王刘髆也许会得到更高的地位。刘贺正是昌邑王刘髆的儿子,他承袭王位,之后又做了皇帝。
刘贺的影视剧形象
从昌邑王到皇帝,本来算是一步登天的事情。但是,此时的朝政已经被霍光所把控。霍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传统史书对他的评价很高,把他和商汤的贤臣伊尹合称为“伊霍”,他出身私生子,地位低贱,但“不学”而“有术”(史书评价其不学无术,但是笔者认为其权术为长),最终辅助两代帝王,开创“昭宣之治”。但是也有历史学家不赞同这个说法,他们认为霍光不仅手段毒辣,而且把持朝政。如明代学者汪用世评价这件事:“盖放君之诏,出于权相之手,大约与会讨之檄文、参劾之弹章相似,非多其罪状而暴扬其恶,则不足以声钟鼓之灵、抒白简之气,故往往张小以为大,描虚以为实,而真是非隐矣。嗟呼,因一时不白之冤,滋千古吠影之口者,宁第一昌邑王已哉!”清代学者方苞,当今学者辛德勇老师也基本认为霍光废除刘贺之事很不符合为臣之道。
要知道,本来汉武帝安排了一个执政团队来辅佐幼小的刘弗陵。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负责外朝,驸马都尉金日磾、奉车督尉霍光负责内朝,太仆兼任骑都尉上官桀既是内朝官、外朝官,一定程度上负责内外联通。表面上,外朝更重,在废除刘贺的奏章中这5人的排序也是丞相田千秋为首。而实际上,内朝掌握兵权,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不仅如此,霍光还是“领尚书事”,在刘弗陵年幼之时可以代行一定的皇权。
之后,霍光凭借着自己的手段扫清了专权的障碍,先是金日磾早逝,上官桀又和霍光有姻亲关系,霍光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桀之子,而二人所生的女儿,即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桀的孙子,就是昭帝之妻上官皇后。之后,霍、上官两家为争夺最高权力而翻脸,上官桀联合盖长公主、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刘旦(汉武帝刘彻第三子),一共反对霍光,《汉书》记载这次声势浩大,“外连郡国豪杰以千数”。但这次密谋最终失败,上官桀、桑弘羊两家被族灭(上官皇后除外),燕王、盖长公主也畏罪自杀。此时,唯一还可以抗衡一下霍光的只剩下丞相田千秋了,田千秋为人朴实敦厚,做丞相也很安分守己,他能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也是因为替太子鸣冤,但霍光并没有放过他,霍光借田千秋女婿窝藏叛党罪犯,打击了田家,从此,霍光完全垄断了朝政。随后,霍光在汉昭帝20岁的时候,也仍然控制着朝政。霍光还以汉昭帝身体为由,不让其接触其他妃嫔,专宠上官皇后,可以说,昭帝无子嗣,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咎于霍光。
霍光的影视剧形象
由此可见,刘贺的废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霍光,史书称刘贺在做皇帝之前就“好游猎,动作亡节,亲近小人”,甚至到了冬夏不歇的地步,手下人曾劝诫:“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数以耎脆之玉体犯勤劳之烦毒”。史学家廖伯源老师认为“好游猎,驱驰国中,动作亡节”,虽然在西汉诸帝、诸侯王中,不算什么罪恶,“乃汉代贵族日常生活之娱乐”,但为了娱乐全无节制,已属伤身败俗了。刘贺墓中的一些药材,也证明其生前患有严重类似风寒之类的疾病,那么,如此“荒淫无度”的一个人,霍光为何要迎立呢?
虽然正如前文所言,仅仅从刘贺墓中出土的《礼记》、《论语》等书籍证明刘贺是个饱读诗书之人有点轻易下结论的味道,但是,《汉书》中也记载了刘贺被废时,引用孝经来反问霍光的事情(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可以说,虽然证据不足,但我们仍然可以怀疑史书记载有失偏颇。况且学习一定的诗书本身与“好游猎”并不矛盾,也许一个优缺点都具备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人。
刘贺既然不是如史书版记载的那么不堪,为何又被霍光废黜呢?这也许就是权力之争了。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自己从昌邑带出来的旧臣,这点才是霍光感到威胁的原因,轮手段权术,刘贺又岂是霍光的对手?值得一提的是,这批昌邑旧臣被霍光全部杀害,面对死亡,他们说的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悲壮慨叹,竟无一人跪地求饶。由此可见,刘贺虽然能力一般,但还是可得一部分人心的。
霍光的影视剧形象
那么,我们又当如何评价霍光呢?笔者认为,霍光的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他不仅有权术,也有治国之才,专权也好,辅助也罢,汉代能在昭帝、宣帝时期开创“昭宣之治”,霍光功不可没。而对于其废立皇帝的行为,笔者认为,他为后世董卓、曹操、司马昭、桓温等政治野心家挟持天子提供了“榜样”与“借口”,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秩序。
关键词: